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孩子在尚未开口说话、站直走路的时候,就开始不自觉地模仿最亲近的人的行为。在日常相处中,父母的优良品行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孩子,父母的缺点也会同样影响着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整天刷小视频的父母,孩子也有很大可能对电子产品爱不释手。所以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好榜样,言传身教、坚持与耐心三者缺一不可。
阿信注意到,除了孩子太小、出于安全考虑的原因,对于大龄一些的孩子进异性厕所,家长们往往有另一种共同的辩解:“小孩子懂什么?”
暑假期间,孩子得到“解放”,容易沉迷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研究表明,过早接触和沉迷电子产品,是孩子近视和度数加深的重要诱因之一。
家长把孩子送去补课,看似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但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却往往茫然无知,只是“图个心安”。一方面,这是因为家长有自身的知识局限,另一方面,这也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缺乏真正的关注。补课班上陪同的家长,从几十年前的织毛衣,到现在的玩手机,表面是在关注孩子的学习,实际上表现出来的都是心不在焉,是在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如此一来,补课班的成效必然要打一个问号。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