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孩子其实是想上学的,如同上面的莎莎一样,可父母却无情的拒绝了孩子的要求,认为他们继续上学也没有什么用,还不如下去打工提前赚两年钱。等到同龄人上完学毕业的时候,自己的孩子早已经赚够了盖房娶媳妇的钱。可面对未来,辍学的孩子一片迷茫,而辛苦求学的孩子,却有着美好的前途,会让孩子感到很不平衡。
去年,我们学校出台了一个新的规定,每位老师必须要“承包”几个孩子,这里的“承包”不是指学习和知识上的承包,而是指每个孩子在情绪不好的时候都要找到情绪对接人,让老师和孩子之间情感之间多打几个“情结”。
如果家长把孩子当“神兽”,欢送着孩子返校,孩子愿意上学,那还好,家长与孩子感受一致,自是双方都很愉悦;假若孩子不愿上学,本就对复课抵触,看到家长送自己上学时那溢于言表的兴奋,仿佛自己是妈妈的负担,好不容易等到这一天,终于要将自己这个包袱卸下来了。
学习计划完成,家长负责监督评价。一个阶段,可以是一星期,或是一个月,针对孩子的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奖励。若是因为偷懒没有完成,也可以适当惩罚,但不可过度,造成孩子厌学情绪。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