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从会走路,能说话时,都像一只不知疲倦的猴子一样上窜下跳,尤其是放在家里,他们就翻箱倒柜,爬高上低,扯衣撕纸,泼墨涂彩,绝不亚于孙悟空大闹天宫,搞得大人六神无主,哭笑不得。有意无意地说出一句“赶快把他送到学校吧,让老师管严些。”“该上学了,在家烦死了,野了”……把孩子送学校落个眼不见心不烦,这样是把孩子当成了累赘。如果长期这样说,孩子心理L会产生一种阴影,认为学校是一个恐惧的地方,老师是会打我的,就会畏惧,从而产生阻抗,胆战心惊,不愿上学。每天幼儿园,小学门口,都有小孩子哭闹着不愿上学,被家长强行放下,被老师强行拽到教室的小孩子。
当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推进家庭教育法制定工作。为帮助家长破解“焦虑”,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明确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营利性教育培训。
朋友今天打电话咨询他家孩子的问题,孩子今年上初一,是男孩,54身高,体重140斤,最近不想上学,班主任来家访做工作去了几天,又不去了,父母强行把孩子拉上车,送到学校,孩子怎么也不下车,后来班主任与他在车上聊了足够一个小时才勉强下车,今天就与父母商量周一还不上学,家长都上班,孩子自己在家,生活没有规律,时间长了,就更不想上学了,家长非常着急。孩子不上学的原因很多,每一个不愿上学的孩子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2.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培训和指导。“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广大家长又普遍缺乏教育经验,容易因此产生困惑和焦虑。建议能多渠道、立体化地开展此项培训指导,可以健全家校共育机制,通过家长学校、班级家长群等形式着重由学校承担培训指导;可以利用城乡社区的资源和力量协助宣传指导;可以由政府主管部门创建专业的网站或公众号,加强对全国或地区家庭教育的科学指导。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