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学习难免用到手机或电脑,而有的同学拿到电子产品后就容易玩游戏、刷抖音,最终导致学习被荒废。甚至有的同学出现了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即使返校上学了,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要知道,网络带来的只是一时的快乐,却可能导致学业荒废、身体损害等负面影响,只有自律才能带来自我满意和长期的愉悦感。因此,同学们要控制好玩游戏、刷视频的时间,学会健康用眼、科学用脑,可以与家长商量好每天使用网络的时段、时长等,制定好“手机使用公约”,并严格遵守约定,努力成为自控小达人,不做电子产品的奴隶。
前段时间37名家长“驱逐”7岁孩子的新闻,我花了20分钟时间,把整个文章仔细看了一遍,也在网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报道来看,我不太认同媒体太过轻易地就把家长和学校放在对立面上,在我的理解中,家长和学校和老师实际上是一个共同体,共同目标都是把孩子培养好。
孩子不愿上学,解铃还须系铃人,家长得先改变一些做法。首先别过分催促孩子上学,尤其不要用打骂、斥责、嘲讽、体罚的方式强逼其上学。向老师、同学了解在校情况,先排除有无经历学校应激事件。
首要原因就是,希望通过补课能提高孩子的成绩,成绩是“命根”,尤其是对于初中生和高中生来说,面临着中考和高考的压力,如果不补课,成绩就可能被落下。次要原因就是,家长工作普遍都比较忙,没有时间辅导孩子作业,为了不让他们放学后瞎玩耽误学习,干脆花钱送去上补习班,有补课老师看着,孩子还能稍微认真学习。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