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从学校放学回家还要进行他们不愿意的培训,使得孩子们没有很好的得到精神的放松。
为了招学生,詹大年四处投广告,招生广告写道,“帮助一切网瘾、早恋、厌学、叛逆、迷茫的孩子,找回聪明可爱的自我。”最终,学校只招来8名学生,其中,7名学生是熟人出于信任送来的。
每个家长看到孩子过着沉迷网络不上学,黑白颠倒的生活肯定是很焦虑的,上网学习各种课程,甚至报名不少家庭教育机构,试错一次又一次,根源就在于家长没有具体的引导方法,没有系统的方法。
“这些孩子的症状可能不是那么严重,但是他们很痛苦,比如有强迫、焦虑、抑郁的问题,或者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有抽动的情况等等。”何凡表示,在接诊的过程中,他们反而会发现父母对孩子求医的行为不理解,“父母可能会觉得,你现在不是挺好的吗?上学也没问题,跟同学相处得也好,有时候还哈哈大笑,甚至还能玩手机游戏。其实家长和一部分老师都不能理解,因为孩子的学业好像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社会功能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