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炯,是正面管教讲师,本身也是一位家长。对此她表示,在这期间家长必须有正确的认识,才会产生正确的引导。比如,孩子们肯定会有不愿开学的想法,但是家长不能将此与""不愿学习""挂钩,而应该认识到这只是一个人不愿从一种状态切换到另一种状态的正常反应,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家长可采用共情方法,引导孩子重新建立作息规律。又如,孩子居家久了,与同学之间关系生疏,感觉难以融入集体,家长更是不能给孩子贴上不合群、孤僻的标签,而是应该提前带孩子接触同学,一起玩耍,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
教育观念将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态度、内容、方法。要知道,天下的老师和家长一样,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责任,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人成才,“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已深深嵌入国民的灵魂。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不少家长对自己肩负的责任缺乏正确的认识,重养轻育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有的甚至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这就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学校整合家庭教育力量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教育合力如同物理学中的二力合成,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一致时,教育就能达到真正育人的目的。
同理,我们做家长的,针对孩子不愿意早起、不愿意上学或者玩手机,也需要整体思考:孩子为什么不愿上网课?如果是孩子自身惰性的原因,我们就需要像理发师一样,大刀阔斧,狠心一点,该定规则的定规则。
其次,家长可以在孩子按规定写完作业后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说跟孩子一起出去玩或看半个小时电视,但切记一定不要是物质奖励。因为物质奖励会慢慢增加孩子们的欲望,等家长满足不了孩子欲望的时候,孩子很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厌学问题。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