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家长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上出现了问题。治标更要治本,解决了孩子焦虑问题的根本,家长才能够帮助孩子一同克服焦虑。
有的案件中,由于未成年人的父母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结果未成年人沾染上抽烟、喝酒等社会陋习;比如,在广西防城港防城区法院审理的案件中,未成年人的母亲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将女儿托付给朋友照顾,孩子的老师反映曾目睹仅上四年级的孩子在午托时间与不良人员一起抽烟。法官后向孩子母亲发出《家庭教育令》,责令其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加强亲子陪伴,多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保持与老师至少每周一次的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切实履行好监护人责任。
树立幸福教育、一起成长的学习观念,是让自己的内心安宁,从根本上远离焦虑。学习的事情,教育的事情是复杂的,有一道关,若不能过,焦虑烦躁常免不了,那就是交流。交流不畅,是焦虑丛生的重要表现。不仅是成人,孩子也会焦虑。现在是最容易产生焦虑的时候,全家人都关心孩子,一人说一句孩子,那都不得了!孩子受得了吗?
走去幼儿园的路上,不要一味跟孩子说一些安慰反而让孩子很紧张焦虑的话:「别害怕」「要听话」「有问题举手找老师」,而是多聊聊开心的事,或者给孩子讲讲从前爸爸妈妈上学时的趣事,避重就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