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其中关于“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谁责任更大”的讨论声再次掀起。在企业牟利、家长放纵、环境复杂的多重前提下,谁真正应该为“孩子沉迷”而担责?
初中开设的课程比较多,每一门课都是基础的、全面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们教育孩子不要偏科,要抓住每节课,学好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当然,语数外要多下些功夫。政史地生多看书多背。在学好功课的同时,我们又加强了孩子在体育方面的锻炼和信息技术的操作。针对孩子光顾学习,很少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我们就在周末和孩子一起打打羽毛球、跳跳绳等活动。信息技术这门课学校虽然开设了,但不够重视。我们要引导孩子不要光用计算机玩游戏,要用好计算机这个工具,利用现有的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让孩子感到家长对各门功课都很重视。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站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抱着一种“这个事情那么简单怎么孩子还做不好、不愿做?”那么解决孩子畏难情绪的第一步就走错了。
但是一些家长却对学校的“延时服务”持不支持态度,因为孩子本身在学校上课待得时间就够长了,现在延时服务在校内进行,那孩子回家的时间就更晚了。家长觉得这一做法更给孩子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也有一些孩子开始出现叛逆、厌学的心理。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