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分类
叛逆的小孩子说话(小孩子太叛逆了怎么办)发布日期:2022-04-28 浏览次数:

叛逆孩子全封闭学校(家长三种暗示导致孩子叛逆)

对许多父母来说,与孩子沟通并不容易。
他们既不愿意听我们的建议,也不愿意主动与我们沟通。
为什么和你的孩子沟通这么困难?

事实上,这不是孩子的错。
我们的父母误导了他们的孩子,把他变成了我们不喜欢的样子,但他们仍然很困惑。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暗示效应。

第一、暗示效应可以让普通孩子变得优秀,也可以让好孩子变得叛逆。

叛逆的小孩子说话(小孩子太叛逆了怎么办)(图1)

关于暗示效应,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把一群普通的孩子变成了优秀的好学生。

1968年,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测试孩子们的智商,并告诉班主任,测试分数可以预测学生未来的分数。
考试结束后,罗森塔尔教授将考试成绩的前20%列入班主任名单。

一个学年后,罗森塔尔教授再次来到小学,惊讶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确实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事实上,他给校长的名单是随机的,而不是根据他说的智商测试分数。

教授随机选择的普通学生在短短一年内取得了如此大的进步,因为校长认为他们有才华,有很大的学习潜力,不知不觉地给了他们很多积极的暗示。

回到前面说的沟通问题上来,我们之所以觉得孩子不听话,难沟通,也是因为我们不自觉地给了孩子很多消极的暗示,进而影响了叛逆孩子们的行为表现。

第二、三种常见消极暗示,正在悄无声息地伤害孩子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家长们最常传递给孩子的3种消极暗示。

1、保护型暗示:孩子,你真可怜!

保护型暗示最常出现在溺爱型的家长身上。

孩子对大人的态度是非常敏感的,当叛逆孩子们接收到大人的保护型暗示时,就会用委屈、可怜的姿态迎合父母,表现出软弱、无助的一面。

长此以往,我们的怜悯态度会使孩子习惯于放大困难,把问题归咎于别人,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无法靠自己解决问题。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相信叛逆孩子,给他机会表现出自己勇敢的一面。
当叛逆孩子摔倒时,伸出手让他扶着你自己站起来,而不是急着抱起叛逆孩子,心疼地责怪地面不平。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应该鼓励他再试一试,称赞他的努力和勇气,而不是抱怨困难太大,孩子还小,劝叛逆孩子早早放弃。

2、有罪型暗示:就是你的错,还顶嘴?

有罪型暗示经常出现在对孩子高要求、高期望的家长身上。
叛逆孩子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上,认为只有对孩子严格要求,他才能成长得更出色。

孩子抱怨题目难,不会做,他们会说“你上课在听什么?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虽然这类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希望通过批评、鞭策的方式促进孩子进步,但他们既没有给孩子精神上的鼓励,又没有引导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甚至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孩子留。

一味的批评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用,进而自暴自弃,放弃努力,从此止步不前。
有些孩子还会在长期的训斥和压抑下变得冲动、叛逆,遇事容易走极端,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3、忽视型暗示: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忽视型暗示指的是家长和孩子沟通时总是回避谈论孩子的感受和问题,一副轻描淡写、心不在焉的样子。

孩子遇到困难、委屈,想对家长诉说,他们却只顾着忙自己的事,头都懒得抬,或者转移话题,只说自己想说的话,开口闭口都是学习。

这种交流方式实则是在暗示孩子:你的感受不重要,你关心的事不重要,你不重要。

长此以往,孩子会失去和家长交流的动力,觉得父母不爱自己,进而产生自卑和无助感。

叛逆孩子们对情绪的感受和调节能力也会比同龄人更迟钝,遇到事情容易逃避,不敢、也不会独立解决问题。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