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分类
孩子“习得性无助”如何解决(小孩为什么会“习得性无助”)发布日期:2022-04-15 浏览次数:

孩子“习得性无助”如何解决(小孩为什么会“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这个词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赛利格提出的。
他曾经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那就是把一只小狗关在笼子里,然后每当蜂音器想到它,它就会打狗,让它感到不舒服。

多次下来后,当他打开笼子的门时,狗没有逃跑,甚至在下一次电击前摔倒在地,开始颤抖和呻吟。所以他称这种行为为为习得性的无助,因为他反复受到打击,有机会逃跑。

孩子“习得性无助”如何解决(小孩为什么会“习得性无助”)(图1)

一、小孩为什么会“习得性无助”?

1.反复失败,从心底认为自己做不到。

当一个人反复失败时,他会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做到。
如果没有及时积极的心理咨询,他会形成破罐子的心态,完全否认自己,放弃努力。

2.父母要求太严格,将意愿强加给孩子

中的妈妈因为自己是完美主义者,所以总是将自己的要求、意愿强加给孩子,希望孩子能变得优秀,甚至根本不管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心理诉求,这就会导致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

3.父母经常性打压孩子,否定孩子

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希望得到父母的赞美。
但当他无论怎么努力,得到的都是父母的否定,甚至还会遭受嘲笑、批评,这就加重了孩子自我否定的心理,使其不愿意再做出努力,而形成“习得性无助”。

4.不良的归因方式,全面否定自己

古人常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可由于很多父母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孩子好坏的唯一条件,就会使得孩子认不清自己,一旦学习成绩不好,就全盘否定自己,甚至认为自己智力低下、能力不足,丧失自信。

总而言之,如果父母独断专行、要求严苛,那很容易导致孩子患上“习得性无助”。
那么,当父母意识到孩子出现这种问题时,又该如何改善呢?

二、孩子“习得性无助”如何解决?

1.反思自己,倾听孩子的声音,多尊重他。

父母把他们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或严格的要求,事实上,这表明了他们对孩子的不尊重。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父母需要反思自己的言行,倾听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得到孩子的理解,让他们重拾信心。

2.鼓励孩子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

人们渴望被表扬,孩子也是如此。
只有积极的评价才能给孩子更多的动力,让他从心底肯定自己。
培养孩子的自信是为成功铺平道路。
当父母试图鼓励孩子时,孩子会听得更多,自然会少一些叛逆心理,再次努力前进。

3.与孩子协商,制定更合理的计划。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改善习得性无助的问题,除了重拾信心,你还应该放慢脚步,放小脚步。
在制定计划时,让孩子参与其中,听取他们的意见,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这样孩子更容易做到。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