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分类
四岁孩子总是偷拿人家的东西,妈妈必须懂的五个心理学常识发布日期:2021-12-24 浏览次数:

四岁孩子总是偷拿人家的东西,妈妈必须懂的五个心理学常识。

孩子常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怎么办?

【家长来信】我的女儿四岁半了。她很聪明,很活跃,我们总是为她骄傲。但是在过去的大半年里,她总是会从幼儿园的玩具里拿出一些零件,小孩子的头饰等等。他告诉她,这是错误的,她同意了,但过了几天,她的老师说,她会在孩子们的衣柜里,找到一些她喜欢的东西,就放进自己的衣柜里。

本来我们都是要送她的,可她却要偷拿的。我和我的老师一起对她进行了教育是收效甚微。这可如何是好?

四岁孩子总是偷拿人家的东西,妈妈必须懂的五个心理学常识(图1)

青少年特训学校心理老师:四五岁的小孩经常会带着别人的东西回家。孩子们的行为和大人们的偷窃行为是完全不同的。4岁半的小孩,并不知道物品的所有权和所有权,因此不能把她的行为看作是道德问题。

四五岁的孩子发生“偷拿西”的行为有如下的理由:

第一,她比你教她的“道理”更喜欢她要的东西。看见自己心仪的物品,就没心思去琢磨“偷拿这个词了,再说了,这个词在她听来实在是“深奥”。

第二,她会很乐意看到你被吓得不轻。你看到她把东西拿回家里,肯定会“惊慌”,而且还会“说教”,而且还会有一些夸张的举动,让她觉得非常“逗乐”。再说了,你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我骂她一句,她就会认错(其实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第三,也许是出于好奇心

他的内心在呐喊。她手里肯定有什么她觉得很新鲜,但是她没有。

一、在你的意识里,不要把孩子偷拿人东西的行为和成人的偷东西来。他们的占有只是想“拥有”,并没意识到这种行为损害了谁,而成人的偷、拿很显然是损人利己。随着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验的增加,孩子会改变这种行为的。

道理要讲,但不是只在发现问题以后讲,平时也要讲。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动画片来讲道理,内容要浅显,适合她这个年龄。关键是让她形成习惯,而不是事后惩罚。

二、设身处地地替孩子想一想。

对孩子也不能一味地批评处罚,还要让孩子觉得你理解她当时的心情,并知道错在哪里。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对她说:“我知道你真的喜欢,但这些东西是她的,你不能随便拿走。别人也有许多好东西,你同样也不能拿回家。”

三、约束孩子的行为。

在你的孩子能够控制自己的偷拿西前,你要对他的行为进行约束,这不仅仅是为了他的安全,也是为了他的行为。如果你发现你的小孩在贪图什么,一定要阻止他。举个例子,你可能会说,“我有义务在你没有弄清楚是非之前,不准你拿走他人的财物。”

四、为孩子排忧解难。

除此之外,作为父母,们要帮助孩子们处理好爱和得的关系,并给他们一个好的建议。你可以这样对小孩说:“你要是想要一块巧克力和一本笔记本,你可以跟我说,我可以帮你买,也可以让米赫小姐知道你要什么,她就会送你什么。

五、不要抓住问题不放。

事已至此,不能再提起,免得伤害到孩子的自尊。这一次的“风波”之后,他应该知道该怎么办了。


搜索标签: